以学生服务促进招生——山东外贸教学服务中心
山东外贸服务中心位于青岛风景秀丽的市南区,从 2001 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网上人大”毕业生五百余名,其中一百余名毕业生被授予了华体会现金 的学士学位,拥有在校学生一千一百余人。多年来的实践使服务中心的七名老师深深地体会到 , 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促进服务中心发展成长的重要因素。

山东外贸教学服务中心老师合影
除此以外,山东外贸服务中心最主要的是通过最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使现有学员成为“网上人大”最好的招生宣传、推广者。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是服务中心的一贯宗旨,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不论是否是老师们分内的事,只要学生有需要,七位老师都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忙。
51 岁的李同学是 200403 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刚报名时她连电脑都不会操作,更谈不上网学习了。老师们不仅帮助她学习专业知识,而且从零开始教她使用电脑。有一次,她给服务中心打电话说自己的电脑出了故障,不能上网学习,很着急。懂技术的张老师马上出发到她家里维修。修好后,张老师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就匆匆离去,李同学非常感动。在学习的二年,李同学经历了 92 岁高龄父亲八次住院直到去世和孩子高考等特殊情况,但在服务中心老师的热心帮助、鼓励下,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于 2006 年 3 月拿到了“网上人大”的本科毕业证书。
杨同学是 200503 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一次,他因工作比较忙一直没有时间去银行和服务中心交学费,眼看续费快要截止了,该同学很着急。老师们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赶到他单位,帮该生续了学费。
为了不使一个学生掉队,服务中心狠抓沉淀生的督学工作。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很长时间没参加考试了,为了使这些学生不错过学习期限,服务中心的领导、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多次与学生沟通,鼓励他们参加考试,并单独为他们安排辅导。老师们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学习,教给他们如何打印考前辅导资料、如何做作业等等。有个别的学生由于改变了联系方式,无法联系,就是这样,服务中心的老师们也没有放弃。服务中心的领导利用私人关系、费尽周折查到了这些学生的联系方式,联系上了他们。对于沉淀生的督学平均每位老师要打五、六遍电话(有的甚至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还要将联系结果进行记录,对学生的沉淀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督促之下,部分沉淀生重新参加了考试,树立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像黄同学,刘同学、杨同学等 28 位沉淀生,很快将剩余学费全部交齐;刘同学等专科生毕业后决定继续攻读“网上人大”的本科;于同学本打算放弃学习,在老师们一次次动员后参加了考试。考试通过后,他不仅将剩余学费全部交齐,并且主动在崂山区政府大楼的电子广告屏上免费宣传“网上人大”,前后变化非常大!
正是服务中心老师们细致耐心的服务,赢得了学生们的信赖。“网上人大”的学生不仅自己学习,还介绍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来学习。曾经的沉淀生黄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对象、刘同学也介绍了同事报名参加了“网上人大”的学习。现在,山东外贸服务中心有父亲、儿子、儿媳妇二代三口同窗的;有姐姐、弟弟、弟媳同专业的;夫妻一起学习的就更多了。毕业生及在读学生通过现身说法,将他们在“网上人大”的学习感受告诉了他们的亲朋好友,带动他人前来报名。新生们又带动另外的人来报名,像滚雪球一样,报名的学生越来越多。靠着学生的口碑,靠着服务中心在学生中的威望,山东外贸服务中心的招生工作逐渐进入良性循环,促进了服务中心的发展壮大,“网上人大”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山东外贸服务中心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人性化管理目标和“以学生服务促进招生”的理念, 2006 年再次被“网上人大”评为先进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老师说:“我们的工作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我们的工作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山东外贸服务中心的老师们决心在不断的奉献和创新中求得进一步的发展,争创一流服务中心。